⒈ 吹之使散開。
⒉ 猶拆散。
⒊ 謂消弭事端。
⒈ 吹之使散開。
引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晉時事》:“石虎 於 太極殿 前起樓,高四十丈……時亢旱,舂雜寶異香為屑,使數百人於樓上吹散之,名曰‘芳塵’。”
宋 蘇軾 《六月七日》詩:“電眸虎齒霹靂舌,為余吹散千峰云。”
茅盾 《鍛煉》十二:“東北風吹散了滿天的浮云。”
⒉ 猶拆散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你自私受軟口湯,到來吹散我們,我們自有説話處。”
《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·憶昭樓洪楊奏稿·真如鎮典鋪來信一》:“﹝城內窮民﹞刻下恐破城之后玉石不分,為賊盡力把守,未能速滅。倘得吹散此輩,然后攻城為容易。”
⒊ 謂消弭事端。
引《快心編一集》第一回:“我不是與 郝 家有甚親故替他吹散,實是為你計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