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堤。
例修固堤防。
英dike;
⒈ 堤。
引《孫子·行軍》:“丘陵堤防,必處其陽,而右背之。”
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王景》:“河 決積久,日月侵毀, 濟渠 所漂數十許縣。脩理之費,其功不難。宜改脩堤防,以安百姓。”
宋 蘇轍 《論黃河東流札子》:“惟是時民力凋弊,堤防未完,北流汗漫,失於陂障。”
趙樸初 《刮地風·詠風暴》詞之一:“堤防沖潰,碉樓打碎。”
⒉ 提防。
引《西游記》第四十回:“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嶺,須要仔細堤防,恐一時又有邪物來侵我也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六一回:“寳玉 便瞅著他們不堤防,自己進去拿了些個什么出來。”
隄防:1.攔水的堤壩。 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月﹞命百官,始收斂,完隄防,謹壅塞,以備水潦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隄,本又作堤……防,本又作坊。”
《商君書·算地》:“藪澤隄防足以畜。”
唐 杜牧 《昔事文皇帝》詩:“河漢注清源,川口隄防決。”
清 唐甄 《潛書·權實》:“泉流,至澤也,不能越隄防而灌溉。”
⒊ 管束;防備。
引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夫萬民之從利也,如水之走下,不以教化隄防之,不能止也。”
唐 杜甫 《課伐木》詩:“虎穴連閭里,隄防舊風俗。”
仇兆鰲 注:“惟虎窺村落,尚須隄防耳。”
元 馬致遠 《任風子》第四折:“諕的我五魂消,怎隄防笑里刀。”
⒈ 建于河岸、港口,以土石等堆筑成的建筑物。可防止洪水泛濫、外來波浪侵蝕和泥沙的淤積。也作「隄防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七六·循吏傳·王景傳》:「宜改修堤防,以安百姓。」
英語dike, embankment, levee
德語Damm, Deich (S, Tech)?
法語digu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