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確定的標準。
英fixed criterion;
⒉ 一定肯定。
例他今天定準會來的。
英certainly;
⒊ 肯定的觀點、態(tài)度。
例他做事沒有定準。
英definite opinion;
⒈ 一定的標準、程式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“不可為典要” 晉 韓康伯 注:“不可立定準也。”
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“夫裁文匠筆,篇有大小;離章合句,調(diào)有緩急;隨變適會,莫見定準。”
《南史·王儉傳》:“時朝儀草創(chuàng),衣服制則,未有定準。”
⒉ 一定的規(guī)律;可以憑信的準確性。
引唐 張潮 《襄陽行》詩:“玉盤轉(zhuǎn)明珠,君心無定準。”
宋 蘇軾 《漁家傲·送吉守江郎中》詞:“明日潮來無定準。潮來穩(wěn),舟橫渡口重城近。”
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三折:“則兀那龜兒卦無定準,枉央及,喜珠兒難憑信。”
明 唐寅 《香遍滿·秋思》曲:“春風薄兮,吹回 楚 臺一片云。入夢追尋無定準。”
葉圣陶 《小病》:“固然,中一顆槍彈或者遇到些旁的危險,也同打中彩票的頭獎一樣,是沒有定準的。”
⒊ 肯定,一定。
引楊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五段:“山洞子很深,遠遠一望,洞口有錢眼大,露出魚肚色。耳朵邊上嘩嘩嘩嘩,響的挺歡,地面上定準有股小水流。”
⒈ 一定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三六回》:「仲翔知道驟然要見欽差,定準不見,只好先找文案,托他介紹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