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蠹秏”。亦作“蠧耗”。
⒉ 敗壞,損害。
⒊ 侵蝕損耗。
⒈ 亦作“蠧秏”。亦作“蠧耗”。
⒉ 敗壞,損害。
引《陳書·宣帝紀(jì)》:“且眾將部下,多寄上下,軍民雜俗,極為蠹秏。”
《舊唐書·武宗紀(jì)》:“是由季時(shí),傳此異俗,因緣染習(xí),蔓衍滋多,以至于蠧耗國風(fēng),而漸不覺;誘惑人意,而眾益迷。”
⒊ 侵蝕損耗。
引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理宗紹定六年》:“屯田郎官 王定 言 嚴(yán)州 歲歉,又言義倉為官吏蠹耗。帝曰:‘此是民戶寄留于官,專為水旱之備者,奈何耗之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