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贊同。
例反對一項國會提案。
反對這種意見。
英oppose; object to;
⒈ 韻文中辭反而義同的對偶句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麗辭》:“反對者,理殊趣合者也…… 仲宣 《登樓》云:‘ 鐘儀 幽而 楚 奏, 莊舃 顯而 越 吟。’此反對之類也。”
周振甫 注:“鐘儀 被拘, 莊舃 顯達,處境相反,同樣懷念故鄉,所以是反對。”
⒉ 相反,對立。
引《明史·天文志一》:“東方見日早,西方見日遲……相距一百八十度則晝夜時刻俱反對矣。”
章炳麟 《文學說例》:“‘處而不底,行而不流’(《左襄二十九年傳》)……處與行,底與流,義相反對。”
郭沫若 《中國古代社會研究》第一篇第二章:“墨 家的思想剛好和這反對。”
⒊ 不贊成,不同意。
引魯迅 《南腔北調集·“論語一年”》:“老實說罷,他所提倡的東西,我是常常反對的。”
茅盾 《創造》一:“我不反對你的話,但是也不能贊成。”
洪深 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第二幕:“王昭 :伯母不反對我同 秀云 到 潮州 去么?”
⒈ 不贊成。
例如:「我反對他那種消極的看法。」
近否決 抗議 阻撓
反答應 提倡 同意 同義 鼓吹 接受 響應 隨和 贊成 唯諾 擁護
⒉ 一種對偶。指情況相反,而意趨相合。如漢王粲〈登樓賦〉的「鐘儀幽而楚奏兮,莊顯而越吟」一句,鐘、莊處境不同,而同思故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