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章:花紋。形容文采顯耀,或才干或聲名顯揚(yáng):略加修飾,便可斐然成章。
⒈ 謂富有文彩,文章可觀。
引《論語(yǔ)·公冶長(zhǎng)》:“子在 陳,曰:‘歸與!歸與!吾黨之小子狂簡(jiǎn)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’”
劉寶楠 正義:“言弟子居 魯,所學(xué)已就,能成文章可觀也。”
一說(shuō),謂妄作穿鑿以成文章。見(jiàn) 何晏 《論語(yǔ)集解》。 《魏書(shū)·韓顯宗傳》:“顯宗 斐然成章,甚可怪責(zé)。”
宋 張表臣 《珊瑚鉤詩(shī)話》卷三:“步驟馳騁,斐然成章謂之行;品秩先后,敘而推之謂之引。”
劉師培 《論近世文學(xué)之變遷》:“季野、謝山 咸屬良史,惟斐然成章,不知所裁,然浩瀚明鬯,亦近代所罕覯也。”
⒈ 斐然,有文采的樣子。斐然成章形容言語(yǔ)或文章富有文采,且成章法。常用來(lái)稱贊別人的文章。
引《論語(yǔ)·公冶長(zhǎng)》:「吾黨之小子狂簡(jiǎn)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」
漢·蔡邕〈京兆樊惠渠頌〉:「農(nóng)民熙怡,悅豫且康,相與謳談疆畔,斐然成章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