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高橋。
⒉ 屋梁。
⒊ 高挺。
⒋ 即膏粱。高,通“膏”;梁,通“粱”。
⒈ 高橋。 《韓非子·外儲(chǔ)說(shuō)右下》:“茲鄭子 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。
引茲鄭 踞轅而歌,前者止,后者趨,輦乃上。”
⒉ 屋梁。
引晉 傅玄 《琵琶賦》:“素手紛其若飄兮,逸響薄于高梁。”
⒊ 高挺。
引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八回:“鼻相不甚高梁,眼睛有些凹塌。”
⒋ 即膏粱。高,通“膏”;梁,通“粱”。參見(jiàn)“膏粱”。
引《素問(wèn)·生氣通天論》:“高梁之變,足生大丁。”
王冰 注:“高,膏也;梁,粱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