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詞的下片起頭句和前片不相同的叫換頭。明楊慎《詞品·秦少游贈樓東玉》:“秦少游《水龍吟》贈營妓樓東玉者,其中'小樓連苑',及換頭'玉佩丁東',隱'樓東玉'三字。”清周濟《宋四家詞選·論》:“吞吐之妙,全在換頭煞尾。古人名換頭為過變,或藕斷絲連,或異軍突起,皆須令讀者耳目振動,方成佳制。換頭多偷聲,須和婉,和婉則句長節短,可容攢簇。”或謂《詩》中已有換頭,但其名稱在填詞時始出現。清納蘭性德《填詞》詩:“不見句讀參差三百篇,已自換頭兼轉韻。”有時亦指詞由前片轉入下片句法和前片完全相同的,即謂樂曲過拍后另起一頭。
⒉ 曲牌的一種體式。重復同一曲調,后曲換前曲的頭一句或頭幾句,稍增減其字數,其性質與“前腔”、“幺篇”等相同。曲中的換頭也可以自成一調,與詞中的換頭不同。
⒊ 舊時剃頭擔子鳴以招人的一種樂器。
⒈ 詞的下片起頭句和前片不相同的叫換頭。有時亦指詞由前片轉入下片句法和前片完全相同的,即謂樂曲過拍后另起一頭。
引明 楊慎 《詞品·秦少游贈樓東玉》:“秦少游 《水龍吟》贈營妓 樓東玉 者,其中‘小樓連苑’,及換頭‘玉佩丁東’,隱‘樓東玉’三字。”
清 周濟 《宋四家詞選·論》:“吞吐之妙,全在換頭煞尾。古人名換頭為過變,或藕斷絲連,或異軍突起,皆須令讀者耳目振動,方成佳製。換頭多偷聲,須和婉,和婉則句長節短,可容攢簇。”
或謂《詩》中已有換頭,但其名稱在填詞時始出現。 清 納蘭性德 《填詞》詩:“不見句讀參差三百篇,已自換頭兼轉韻。”
⒉ 曲牌的一種體式。重復同一曲調,后曲換前曲的頭一句或頭幾句,稍增減其字數,其性質與“前腔”、“幺篇”等相同。曲中的換頭也可以自成一調,與詞中的換頭不同。
⒊ 舊時剃頭擔子鳴以招人的一種樂器。
⒈ 把頭交換。見《聊齋志異·卷二·陸判》。
⒉ 一種曲牌體式。凡雙調詞曲中,上下片首句、字數、平仄不相同的,稱為「換頭」。如清平樂、太常引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