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顯出燭根。語出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燭不見跋。”鄭玄注:“跋,本也。”孔穎達疏:“本,把處也。古者未有?燭,唯呼火炬為燭也。火炬照夜易盡,盡則藏所然殘本。”《舊唐書·柳公綽傳劐》:“﹝文宗﹞每浴堂召對,繼燭見跋,語猶未盡,不欲取燭,宮人以蠟淚揉紙繼之。”元張雨鄭佑《神光樓與鄭明德聯句》:“蟲飛燭見跋,鶴唳棚上擐。”后來用以指夜深。
⒈ 后來用以指夜深。
引語出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燭不見跋。”
鄭玄 注:“跋,本也。”
孔穎達 疏:“本,把處也。古者未有蠟燭,唯呼火炬為燭也。火炬照夜易盡,盡則藏所然殘本。”
《舊唐書·柳公綽傳》:“﹝ 文宗 ﹞每浴堂召對,繼燭見跋,語猶未盡,不欲取燭,宮人以蠟淚揉紙繼之。”
元 張雨 鄭祐 《神光樓與鄭明德聯句》:“蟲飛燭見跋,鶴唳棚上擐。”
宋 蘇舜欽 《郡侯訪予于滄浪亭因而高會翌日以一章謝之》詩:“見跋已懵騰,跨鞍極倒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