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鉆石的略稱。
英diamond;
⒉ 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,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,叫金剛。
英king kong;
⒊ 比喻身材巨大、孔武有力的人。
英giant;
⒋ 〈方〉:某些昆蟲(如蒼蠅)的蛹。
英insect;
⒌ 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,手執(zhí)金剛杵(古印度兵器)
英Buddha's warrior attendant;
⒈ 即金剛石。因其極堅(jiān)利,佛家視為希世之寶。
引《大藏法數(shù)》卷四一:“梵語跋折羅,華言金剛。此寳出於金中,色如紫英,百鍊不銷,至堅(jiān)至利,可以切玉,世所希有,故名為寳。”
《太平御覽》卷八一三引 晉 郭□ 《玄中記》:“金剛出 天竺 大秦國,一名削玉刀,削玉如鐵刀削木,大者長尺許,小者如稻米。”
南朝 梁 沉約 《謝齊竟陵王示<華嚴(yán)><瓔珞>啟》:“法身與金剛齊固,常住與至理俱存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縛喝國》:“伽藍(lán)北有窣堵波,高二百餘尺,金剛泥涂,眾寳廁飾。”
季羨林 等校注:“梵文Vajra,音譯跋折羅,即金剛石。佛教之金剛常喻堅(jiān)貞不壞。”
⒉ 引申喻如來之智慧。
引唐 一行 《<大日經(jīng)>疏》卷十二:“金剛喻如來之秘密慧也。金剛無有法能破壞之者,而能破壞萬物,此智慧亦爾。”
⒊ 指金剛力士。執(zhí)金剛杵的佛的侍從力士。
引宋 元照 《行宗記》卷二上:“金剛者,即侍從力士,手持金剛杵,因以為名。”
⒋ 指寺院山門內(nèi)所塑的天王像。
引《敦煌變文集·降魔變文》:“三門樓下素(塑)金剛,院院教畫丹青像。”
清 侯方域 《重修白云寺碑記》:“三年乃創(chuàng)大殿,建立三佛像,與夫金剛、羅漢、 韋馱 、伽藍(lán)之屬。”
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誤相》:“纔進(jìn)得古剎迴廊,參了 韋馱 、謁了金剛。”
巴金 《爝火集·憶個(gè)舊》:“其實(shí) 李鑫 并不是身長丈二的金剛,然而他的人格放射出萬丈光芒。”
⒌ 見“金剛杵”。
⒍ 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(jīng)》略稱。
引明 徐渭 《大蘇所書<金剛經(jīng)>石刻》:“《金剛》、《楞伽》二經(jīng),并 達(dá)磨 首舉以付學(xué)人者,而 文忠 并兩書之。”
⒎ 指五行中金的剛勁之氣。
引《晉書·地理志上》:“梁 者,言西方金剛之氣強(qiáng)梁,故因名焉。”
⒏ 方言。指某些昆蟲(如蒼蠅)的蛹。
⒈ 一種礦石。參見「金剛石」條。
引《南史·卷七八·夷貊傳上·西南夷傳》:「元嘉七年,遣使獻(xiàn)金剛指環(huán)、赤鸚鵡鳥。」
⒉ 比喻堅(jiān)硬壯碩之物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五二回》:「那胡八亂子想了一想,看看鳳四老爹又不是個(gè)金剛、巨毋霸,怕他怎的。」
⒊ 佛教的護(hù)法力士。
引《大唐三藏取經(jīng)詩話上》:「法師與猴行者不免進(jìn)上寺門歇息。見門下左右金剛,精神猛烈,氣象生獰。」
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七》:「壇中有一重菩薩,外有一重金甲神人,又外有一重金剛圍著,圣賢比肩,環(huán)繞甚嚴(yán)。」
⒋ 金剛猩猩的簡稱。參見「金剛猩猩」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