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睠遇”。
⒉ 殊遇;優(yōu)待。
⒈ 亦作“睠遇”。殊遇;優(yōu)待。
引《北史·房彥謙傳》:“忝蒙眷遇,輒寫微誠,野人愚瞽,不知忌諱。”
唐 白居易 《祭李司徒文》:“契闊綢繆,三十餘載……眷遇既深於常等,痛憤實(shí)倍於眾情。”
宋 丁謂 《丁晉公談錄》:“真宗 聞之,甚喜,彌加睠遇。”
元 虞集 《贈別兵部崔郎中暫還高麗即回中朝》詩:“眷遇忘身得,危難欲手援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(xiàn)四·壯節(jié)王公傳》:“日下既蒙新眷遇,海邊休忘舊知音。”
⒈ 禮遇、厚待。
引《宋史·卷三四一·傅堯俞傳》:「英宗眷遇堯俞,嘗雪中賜對,堯俞自東廡升,英宗傾身東向以待。」
唐·白居易〈祭李司徒文〉:「眷遇既深于常等,痛憤實(shí)倍于眾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