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欵服”。亦作“款服”。
⒉ 誠(chéng)心歸附。
⒊ 服罪;招認(rèn)。
⒈ 亦作“款服”。亦作“欵服”。
⒉ 誠(chéng)心歸附。
引《魏書·神元帝紀(jì)》:“始祖召殺之,盡并其眾,諸部大人,悉皆欵服?!?br />《舊唐書·任瓌傳》:“瓌 在 馮翊 積年,人情諳練,愿為一介之使,銜命之關(guān), 同州 已東,必當(dāng)款伏。”
宋 陸游 《上殿札子》:“范仲淹 氣壓 靈夏,故西討而 元昊 款伏。”
⒊ 服罪;招認(rèn)。
引《南史·范曄傳》:“徐湛之 上表告狀,於是悉出檄書選事及同惡人名手跡,詔收 綜 等,并皆款服,唯 曄 不首。”
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二一引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:“﹝ 來(lái)俊臣 ﹞起謂 興 曰:‘有內(nèi)狀勘老兄,請(qǐng)兄入此甕。’ 興 惶恐叩頭,咸即款伏?!?br />《金史·佞幸傳·蕭?!罚骸昂A?使宰相問(wèn) 裕,裕 即款伏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