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慚愧。
引《宋書·張暢傳》:“道民 忝為城主,而損威延寇,其為愧恧,亦已深矣。”宋 司馬光 《為龐相公讓官表》:“是用夙宵愧恧,寤寐兢憂。”清 鄭燮 《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》:“恐明與之,反多一番形跡,增一番愧恧。”魯迅 《彷徨·傷逝》:“后來一想到,就使我很愧恧。”
引《南史·卷三六·江夷傳》:「聳動愧恧,形于容貌。」唐·駱賓王〈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·序〉:「章句繁蕪,心神愧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