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后的玉串,也用作皇帝的代稱。
英king's crown with tassels;
⒈ 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。頂有延,前有旒,故曰“冕旒”。天子之冕十二旒,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見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。
引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問答釋義》:“牛亨 問曰:‘冕旒以繁露,何也?’答曰:‘綴珠垂下,重如繁露也。’”
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蔣太史》:“王年三十餘,清瘦微鬚,冕旒盛服,執笏北向。”
⒉ 專指皇冠。借指皇帝、帝位。
引南朝 梁 沉約 《勸農訪民所疾苦詔》:“冕旒屬念,無忘夙興。”
唐 韓愈 《江陵途中寄三學士》詩:“昨者京師至,嗣皇傳冕旒。”
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奏議頒赦》:“若奏若啟,達羣意於冕旒。”
胡適 《<鏡花緣>的引論》四:“他( 武則天 )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。”
⒈ 冕,禮帽。旒,禮帽前后端垂下的穿玉絲繩。冕旒是古代最尊貴的一種禮帽,平頂。天子的禮帽有十二旒,諸侯以下遞減。
引唐·王維〈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〉詩:「九天閶闔開宮殿,萬國衣冠拜冕旒。」
明·凌蒙初《紅拂記·第四出》:「則索向東南地澆杯酒,抵多少具衣冠拜冕旒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