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靜坐。
⒉ 引申為靜止,固定不變。
⒈ 靜坐。
引明 宋濂 《盧龍清隱記》:“予學(xué) 老子 之法者也,朝暮黃粱一盂,苜蓿一盤,既適而且安,間披鶴氅衣,手執(zhí)《黃庭經(jīng)》一卷,翛然而凝坐,九衢十二陌之游塵,莫我之干也。”
⒉ 引申為靜止,固定不變。
引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未來派的詩約及其批評(píng)》:“強(qiáng)烈的、動(dòng)態(tài)的抒情表現(xiàn)中,不定形是必要的,因?yàn)樗谒旧肀惆丫涞拇嬖诜穸ǎ刮捏w不滯,不凝坐于一點(diǎn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