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學宮前有泮水,故稱學校為泮宮。科舉時代學童入學為生員稱為“入泮”。
⒈ 古代學宮前有泮水,故稱學校為泮宮。科舉時代學童入學為生員稱為“入泮”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文秀 帶病去赴試,便得入泮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嬰寧》:“﹝ 王子服 ﹞早孤,絶慧,十四入泮。”
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·明之人情小說下》:“王悅 子曰 儒珍,七歲能詩,與同窗 陳秋麟 皆十三四入泮。”
⒈ 古代學宮之內有泮水,故稱學宮為「泮宮」,童生初入學為生員則稱為「入泮」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七回》:「捷報貴府相公匡諱迥,蒙提學御史學道大老爺取中樂清縣第一名入泮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二一回》:「有個秀才姓何名祖黃,表字自立,小時聰穎非常,十六歲便考取了第一名算學入泮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