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刻著文字、圖畫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。
英carved stone;
⒉ 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、圖畫。
英stone inscription;
⒈ 刻有文字、圖畫的碑碣或石壁。亦指上面所刻字畫的拓本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作 瑯邪臺(tái),立石刻,頌 秦 德,明得意。”
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書磨崖碑后》:“平生半世看墨本,摩挲石刻鬢成絲?!?br />金 元好問(wèn) 《濟(jì)南雜詩(shī)》之五:“石刻燒殘讌集辭,雄樓杰觀想當(dāng)時(shí)?!?br />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四·讀書臺(tái)》:“濟(jì)南 近有人耕田間,掘得‘讀書臺(tái)’三字石刻。”
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“連環(huán)圖畫”辯護(hù)》:“宋 人的《唐風(fēng)圖》和《耕織圖》,現(xiàn)在還可找到印本和石刻。”
⒉ 鐫雕石制品。
引《人民日?qǐng)?bào)》1959.9.19:“有些技藝精湛的石刻藝人,只能背上幾塊石頭,天涯海角到處流浪。”
⒈ 刻有文字或圖畫的碑碣、崖壁等。
引《史記·卷六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「作瑯邪臺(tái),立石刻,頌秦德,明得意。」
金·元好問(wèn)〈濟(jì)南雜詩(shī)〉:「石刻燒殘?集辭,雄樓杰觀想當(dāng)時(shí)?!?/span>
英語(yǔ)stone inscription, carved stone
德語(yǔ)Steinschnitzerei, Steingravur (S)?
法語(yǔ)gravure, inscription en pierre, pierre taillé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