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水上航線。
例從煙臺去大連,水路比陸路便利。
英water way; water route;
⒈ 水上航行的路線。
引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汳水》:“《續述徵記》曰:‘ 劉公 遣 周超之,自 彭城 緣 汳 故溝,斬樹穿道七百餘里,以開水路。’”
《書·禹貢》“達于 河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《傳》云:‘沿 江 入海,自海入 淮,自 淮 入 泗。’是言水路相通,得乘舟經達也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此去 東京,又無水路,都是旱路。”
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》:“當時沒有從旱路出兵,而是采取的水路,看來是有直搗 幽 燕(安祿山 的根據地)的想法。”
⒉ 古代皇室貴族出行時,令人前導且灑水于路,謂之“水路”。
引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中:“設凡貴游出,令一二十人持鍍金水罐子前導,旋灑路過車,都人名曰‘水路’。”
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公主出降》:“公主出降亦設儀仗行幕,步障水路。凡親王公主出則有之。皆係街道司兵級數十人,各執掃具、鍍金銀水桶,前導灑之,名曰‘水路’。”
⒈ 水上通行運輸的航線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二三》:「況且一條水路,直到他家,極是容易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五回》:「只這幾天水路搭船,到了旱路上,我難道還想坐山轎不成?」
⒉ 用清水掃灑過的街道。
引宋·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·卷四·公主出降》:「凡親王公主出則有之。皆系街道司兵級數十人,各執掃具、鍍金銀水桶,前導灑之,名曰『水路』。」
英語waterway
德語Wasserstra?e (S)?
法語voie d'e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