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專心研究,深入思考。
⒈ 專心研究,深入思考。
引《<尚書>序》:“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,於是遂研精覃思,博考經籍,採摭羣言,以立訓傳。”
宋 范仲淹 《上張右丞書》:“其大幸者,生四民中,識書學文,為衣冠禮樂之士,研精覃思,粗聞圣人之道。”
清 戴名世 《<狄向濤稿>序》:“夫士之研精覃思,從事於場屋之文以應科舉,其得之者,往往登高第,為大官,流俗之人相與艷羨之。”
亦省作“研覃”。 唐 呂溫 《代國子陸博士進<集春秋>表》:“輒集注《春秋》經文,勒成十卷,上下千載,研覃三紀。”
《宋史·樂志二》:“念《樂經》失墜,學者罕傳,歷古研覃,亦未究緒。”
清 曾廷枚 《<古諺閑譚>自序》:“余自 邗上 舍姪 賓谷 都轉署中言歸,於今十載,耽索居味道之樂,時取古人經籍文辭研覃,無間昕夕。”
清 譚嗣同 《報貝元徵書》:“即儒生則古稱先,研覃經術,一若三代大同,得尺寸柄,遂可舉而措之。”
⒈ 縝密研究,深入思考。也作「研精苦思」。
引《文選·孔安國·尚書序》:「承紹為五十九篇作傳,于是遂研精覃思,博考經籍,采摭群言,以立訓傳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