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言一方面。多用于并列敘述兩件事時。與“二則”、“三則”等連用,列舉原因或理由。表數量。一項,一條。如:新聞一則;啟事一則。
⒈ 猶言一方面。多用于并列敘述兩件事時。
引《論語·里仁》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,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”
漢 王充 《論衡·量知》:“一則不能見是非,一則畏罰不敢直言。”
毛澤東 《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》第四章:“保持較大一部分兵力于適當的機動地區,不要絕對地分散,一則便于應付可能的事變,一則使分散執行的任務有一個重心。”
⒉ 與“二則”、“三則”等連用,列舉原因或理由。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十六:“《大學》誠意,看來有三樣:一則內全無好善惡惡之實,而專事掩覆於外者,此不誠之尤也。”
《西游記》第一回:“﹝神仙﹞教我遇煩惱時,即把這詞兒念念,一則散心,二則解困。”
巴金 《霧》六:“一則因為這件事很重要,二則他害怕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,所以他說話時不免現出激動的樣子。”
⒊ 表數量。一項,一條。
例如:新聞一則;啟事一則。
⒈ 一條、一項。
例如:「一則新聞」、「一則廣告」。
⒉ 分條敘說數事時,用以表示第一條或并列的二條。
引《論語·里仁》: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
《紅樓夢·第二十七回》:「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,一則寶玉不便,二則黛玉嫌疑。」
例如:「便利超商有很多個好處:一則民生小用品齊全,二則價格合理公道,三則設置密度大,購買方便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