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牽累;束縛。
引晉 王羲之 《奉法帖》:“此故蕩滌塵垢,研遺滯累,可謂盡矣。”《北齊書·邢卲傳》:“其高情達(dá)識(shí),開遣滯累, 東門吳 以還,所未有也。”清 王夫之 《夕堂永日緒論內(nèi)編》:“言簡(jiǎn)者最忌局促,局促則必有滯累。”清 唐孫華 《狎客》詩(shī):“高談豁滯累,抗志凌青云。”
⒈ 為世俗所牽累。
引《北齊書·卷三六·邢卲傳》:「其高情達(dá)識(shí),開遣滯累,東門吳以還,所未有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