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獨立性差、無實義的一種特殊的虛詞。漢語中有結構助詞、時態助詞和語氣助詞。
英auxiliary word;
⒈ 亦作“助辭”。助字。今指獨立性最差、意義最不實在的一種特殊虛詞,包括結構助詞,時態助詞,語氣助詞。
引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文學》:“又:‘傷人乎,不問馬’,今亦云:韓文公 讀不為否,言大德圣人豈仁於人,不仁於馬?故貴人所以前問,畜賤所以后問。然‘不’字上豈更要助詞,其亦曲矣。”
清 龔自珍 《大誓答問第十》:“《周書》二十篇,有此文法,有此助辭乎?”
郭紹虞 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四之六二:“由 中國 的語文法言,至 唐 宋 以后而助詞之作用特別突出,所以豐神搖曳,能夠曲折幫助語言的神態。”
⒈ 一種附著在詞、詞組或句子上,表達某種附加意義的虛詞。國語的助詞包括結構助詞(如「的」、「得」)?、時態助詞(如「了」、「過」)?和語氣助詞(如「嗎」、「吧」)?。